首页 > 学术园地 > 中医文化
曹丕《与吴质书》中的疾疫
点击次数:1220次2019-8-2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近日读曹丕《与吴质书》时注意到其中“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句,引起思考。“昔年疾疫”是什么疾疫?

  《与吴质书》是曹丕(187—226)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写给好友吴质的一封书信,旨在追念往事、亡友,及对未来文坛的期盼与个人情况,是一篇名作。

  文中的“昔年”指的是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疾疫”指代的是这年发生的重大瘟疫。对本次瘟疫史书虽有记载,但多语焉不详,如《后汉书》中的《献帝纪》与《五行志》对此的记载仅仅说这年“大疫”,至于瘟疫因何引起、覆盖区域及持续时间则鲜有记述。

  上文中“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让曹丕非常哀痛,这几个人是谁呢?汉献帝时代有七个读书人因才华横溢,颇有名声,被誉为“建安七子”,即孔融、王粲、阮瑀、徐干、陈琳、应玚、刘桢。曹丕与除孔融外的六人均是好友。“一时俱逝”的“徐、陈、应、刘”即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四人。阮瑀因病逝于建安十七年(212年),文中没有提到的王粲同样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三国志·魏志》载:“(阮)瑀以(建安)十七年卒,干、琳、玚、桢二十二年卒。”“(王粲)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

  这场瘟疫不但对文坛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给当时的军事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载:“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惇、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司马)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事实上,东吴大将鲁肃也因这场瘟疫病逝。曹操看到前线“军士大疫”,东吴指挥官司马朗“遇疾卒”,瘟疫凶猛程度超出预想,又无良药可医,就选择了“引军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战争对峙格局。

  虽然史书对此记载不详,但这次瘟疫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曹丕的弟弟曹植在《说疫气》一文中也记述过这件事:“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yì),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难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


 
版权所有 © 2013 江苏中医药信息网 苏ICP备2020049628号 技术支持:光芒科技  
Copyright @ 2013 www.jst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1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