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暨影像新技术新应用学习班在南京举行
12月6日至8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影像新技术新应用学习班在南京顺利举行。本次学术活动由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江苏省人民医院联合承办。来自全省各大医院医学影像领域专家及从业人员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医学影像技术的创新进展与中西医结合的创新应用。

12月7日上午,开幕式隆重举行,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院长吴飞云、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潘兆春、江苏省医学会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李大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玲主持。
  

精彩学术讲座与研讨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涵盖了影像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应用,聚焦于提高影像诊断水平和技术安全性,展示了江苏省在该领域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会议期间,来自各大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影像技术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精彩的专题讲座和技术交流。专家们通过详细的讲解和深入的讨论,分享了影像检查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应用,同时也涵盖了医患沟通技巧、影像质量控制与安全、以及影像技术团队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实践与思考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本次会议不仅展示了影像医学领域的前沿科技,也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大量实用的技术和经验,促进了医学影像技术的提升。

▲黄德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患沟通中的实务技巧》

▲李大鹏(江苏省人民医院):《影像检查中的安全问题》

▲潘兆春(江苏省中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影像技术团队的实践与思索》

▲主持人

▲张玲(江苏省人民医院):《基于神经血管耦合的SCD患者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王艳玲(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可视化影像技术在急诊诊断中的价值》

▲田俊(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D梯度回波序列在帕金森病蓝斑核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杨刚(东部战区总医院):《医用磁共振图像伪影的产生机制及其应对措施》

▲主持人

▲王传兵(江苏省人民医院):《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检查安全性与伪影减小研究探讨》

▲冯克(南京市中医院):《颅神经磁共振检查技术》

▲郝苏荣(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介入术中常见图像质量问题分析》

▲姜吉锋(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压缩感知技术在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主持人

▲张辉(徐州市中医院):《腕关节动态MR检查辅具的设计应用》

▲袁永丰(江苏省中医院):《骶髂关节炎MRI扫描技术》

▲彭飞(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能谱CT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

▲主持人

▲周学军(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脑肿瘤性疾病MRI检查技术及策略》

▲武鹏飞(江苏省人民医院):《压缩感知高分辨率豆纹动脉成像技术及其在小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

▲陈岩(江苏省中医院):《基于CCTA的静态心肌灌注校正技术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

▲主持人

全体委员会议:制定计划,展望未来
12月6日会议报到当晚,召开了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工作会议,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秘书长陈宁出席会议,并就学会工作与专业委员会建设进行充分交流。

主任委员潘兆春进行了专业委员会工作情况通报与新一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安排,并带领全体委员开展党建学习,强调党建与学科发展的紧密联系。


与会委员结合自身医院的发展需求,对专业委员会后期工作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影像技术案例比赛:创新与实践的碰撞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影像技术案例比赛,也成为了一大特色亮点,各位参赛者结合自身医院的实际情况,分享了在影像检查和诊断过程中创新性思路和方法,展示了许多具有临床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影像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专家点评与闭幕式
   
会议闭幕式由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行政主任彭飞主持,他总结了本次大会的成果,并展望了未来中西医结合影像技术的发展方向。

此次学术会议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分享经验、共享学术成果的平台,也促进了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影像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与发展。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影像技术水平,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安全的医疗服务。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影像学科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为医疗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