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园地 > 中医学术
颜德馨:现代中药——中医走向世界的载体
点击次数:16146次2007-8-8

www.jstcm.com                2007年8月8日                  11:07:29

    近日,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家颜德馨教授做客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城,记者有幸采访颜老。虽87岁高龄,但这位誉满华夏的名老中医耳聪目明,思维敏锐,行动自如,参观偌大个中药城后又接受了近两个小时采访,始终保持聆听和交流的热忱而毫无疲态。他的长子颜乾麟教授告诉记者,颜老坚持以自创的调达气血“抗衰老”方法保健养生,身体各项指标正常。或许颜老的身体力行,正揭示了祖国医学中确蕴藏着生命活力的密码。
                                   
    据悉,颜老将其临床应用十几年的两个中药验方——“消糖方”、“醒脑方”分别于2000年、2001年交给天士力实施产业化,经过几年来的开发,目前都已进入产业化前的冲刺阶段。 

    采访中,颜老始终表示愿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接纳包括现代中药、化学药在内的一切能将中医药发扬光大的“盟友”。名老中医与现代企业合作的胸襟,让人们看到了传统医学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希望。
                                    
    现代中药应有中医“灵魂”
                                    
   记者:颜老,您是我国医药界国宝级的人物,有70多年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宝贵经验,现在有些中医对自己的验方很保守,您为什么愿意把心血结晶“消糖方”、“醒脑方”拿出来与天士力合作? 

    颜德馨:我这两个方子交给天士力开发也有一段故事。开始我是与另外一个企业合作的,但后来我发现对方与我的思维方式不同,他们仅是想靠我的药来谋求自身发展,却不重视中医内涵,我就毅然收回了项目。现交给天士力来做,是因为我欣赏天士力很重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发中药,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记者:治疗糖尿病和老年脑血管疾病的验方在成药市场上层出不穷,您这两个方子的特点是什么?
                                    
    颜德馨:可以说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70%~80%都有西药成分,真正代表中药体系的凤毛麟角。

    我这两个方子的特点,与众不同的是,我这里面有中医的“灵魂”。在“消糖方”这个验方中,我首先提出了“脾胰同源”的观点。我认为,尽管中医著作里没有对胰脏的描写,但中医讲“脾为生化之源”,说的就是人的所有饮食营养的吸收与排泄都要归到脾脏的功能,所以这个“脾”就应该是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胰”,在十多年的临床应用中,我打破了一般中药视糖尿病为“虚症”、补肾为主的路线,通过“正本清源”,即抓住健脾和活血化瘀来解决最棘手的“胰岛素依赖”和并发症问题。“脾胰同源”的原创思想、“正本清源”的中医灵魂决定了这个方子特有的配伍和疗效。“君药”苍术,通过运脾健脾,激发胰岛功能;“臣药”知母以养阴为主,能解决糖尿病阴虚内热常见症状;“佐药”地锦草发挥清热降糖作用;而以生蒲黄为“使药”化瘀降脂,有效预防糖尿病合并症。我认为,这个方子所具有的理论和结构上的优势,经过比较一段时期的应用效果后就会显现。而不像一般的药,今天吃了,血糖降下来,但过后可能又反弹。这个药如果能顺利问世,也将纠正目前市场上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倾向。我的方子不是为降糖而降糖,而是从中医整体论的观点来考虑,如何让糖尿病人不要再为药越吃越多而苦恼。同时,在调节血糖过程中减少并发症,让病人享受生命质量。
                                    
    记者:您认为现代中药采用规模化生产会不会影响到中医辨证施治的疗效?
                                    
    颜德馨:这一点我考虑到了。比如说,“消糖方”的君药苍术是健脾的“王牌”药,但是有些“燥性”,所以臣药和佐药除了发挥特有的功能以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这两个药和君药一起用,可把君药性子比较偏温的倾向平衡掉,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

   实际上中医本身强调个体化治疗,但是我们也发现任何疾病都有基本病理。那么,怎么结合中药现代化,怎么结合中药的企业化开发,就是要抓住疾病的基本病理。糖尿病的基本病理一个就是“脾胰同源”,一个就是血液质的变化,抓住这样的基本病理,可能对很多的糖尿病人都会有效。
                                    
    记者:中医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中药不便服用等原因也影响了中医的推广,您认为这次您与天士力合作对于中医创新有何深远意义?
                                    
    颜德馨:我与天士力合作也是为了完成我的一个心愿。现在中医走向世界的呼声很高,但迄今还没有什么事例说明这个问题。我想中医走向世界应该与中药结合,我与闫总合作,就是想做出一个示范,中医要以中药为载体走向世界。
                                    
    发展“气血学说” 创新中医理论
                                    
    记者:您父亲颜亦鲁也是江南名中医,他对您从医有什么影响吗?
                                    
    颜德馨:我父亲颜亦鲁是名医贺季衡的门生,建国后先后担任南京中医学院附院内科主任、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中医科主任等职务,是全国名老中医之一。他行医60余年,潜心研究中医经典理论,讲究“仁风”。“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自觉走上了从事中医的道路。 

   父亲在临床上重视健脾益气,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在为人道德方面,先贤颜之推曾著《颜氏家训》,父亲也常拿来教导我们,强调克己复礼,意思就是为人要谦虚,尊重他人。而我给儿孙们的家训是“宽容、知足、健康”六字,依然延续了《颜氏家训》中的思想。
                                    
    记者:有人说中医缺乏系统理论体系,导致近年来逐渐式微,甚至提出中医是“伪科学”的质疑。对此您怎样看?
                                    
    颜德馨:中医来源于中华文化,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黄帝内经素问》、《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构建起了中医自己的生理、病理、药理、诊断及治疗方面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70年的理论研究与临床经验,我更认定祖国医学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因此,我认为,中医理论要继承更要创新,离开继承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但如果不去创新,在现代医药科学的竞争发展中,中医也就没有生命力了。
                                    
    记者:前不久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传统医药领域有29人入选,您成为“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项目的六位传承人之一。有人评价您的气血平衡理论可以说是中医理论集大成者,这一理论是如何创新发展的?
                                    
    颜德馨:以气血为纲,调气活血,而致平衡的祛病养生思想在我的科研和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50年代,我在中医“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之外,创立了以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一直在研究“气血学说”的重要性。
   我本来的专业是研究血液病的,当时到天津二五四医院参加会诊,这也是和天津有缘,我在观察病人的血液变化情况时,产生瘀血可能是人衰老和疾病的根源的想法,于是我提出“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学术观点及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通过治气疗血来疏通脏腑气血,平衡阴阳,从而祛除各种致病因子。
                                   
    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我更坚定认为,气血流行全身,乃是脏腑、经络、形体、九窍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中,有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却还没有一本关于“气血学说”理论的系统专著,我70年的从医生涯一直致力于对其进行发展完善。与天士力合作的两个验方都是“气血学说”、“衡法”治则的产物。这次来,也是把我的观点展示给闫总,我建议用“气血学说”来开发一些保健药品。相信我信奉的“气血学说”是可以走向市场、可以走向世界的。
                                    
   记者:有人说,中医最大的危机之一是后继乏人,我们了解到您成立了一个“颜德馨基金会”重点培养中青年中医人才,您是怎样考虑的?
                                    
    颜德馨:当前有一种中医现代化的提法,我认为有一点偏差,化着化着就把中医和中药化掉了,现在找一个能以中医理法方药治病的中医师越来越难了。很多中医就是看化验单或其他的检查报告,白血球高了就吃抗生素,真正按照中医体系指导治病的的确不多了。
                                   
    有一个令人伤心的现实是,毕生贡献于中医事业且有真才实学的老中医屈指可数了,所以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我的责任蛮艰巨的,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要抓紧时间培养接班人。尽管各地人才辈出,但搞实验的多,临床型人才太少了!如有朝一日,中医要从日本、韩国引进人才,那真叫数典忘祖了!

   记者:您收徒弟都有哪些要求?成为一个好中医关键是什么?
                                    
    颜德馨:跟我实习的医生很多,至今为止,我大概带了有200多个徒弟了,我首先要了解他们是否相信中医和中医的精神,是否了解中华文化,如果对中华文化不理解,不喜爱,那么即使是留洋归来的高材生也是没有办法学到中医精髓的。一个好的中医接班人不单要看他有没有悟性,更重要的是看他能不能拒绝诱惑,有没有一颗献身祖国中医药事业的赤诚之心,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是不是“德艺双馨”。
                                    
    记者:您给中青年中医医生一个寄语吧。
                                    
    颜德馨:我说四个字:“庄重自强”。要正确地定位自己是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师,而不妄自菲薄。现在我们很多中医见到西医就怕,把自己处于配角的地位,这是非常错误的!其实发展中医药是写进宪法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不久前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领导人都肯定中医药最具有原始创新潜力,要求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很多西医难以解决的疑难杂症,尤其是功能性的现代病,中医都擅长治疗,还有“治未病”,就是中医的养生保健,都是中医的独特经验,要坚定一个信念,中国医药如果没有中医中药就不能算是完整的医药体系。(医药经济报)

 
版权所有 © 2013 江苏中医药信息网 苏ICP备2020049628号 技术支持:光芒科技  
Copyright @ 2013 www.jst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1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