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内快讯
江苏省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徐州市召开
点击次数:3417次2006-10-9

www.jstcm.com             2006年10月9日         15:10:51     江苏省卫生厅中医医政科教处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促进江苏省中医药事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由江苏省中医药局主办的“江苏省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工作经验交流会”于9月28日在徐州市召开。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药局局长吴坤平作了题为“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的专题发言。

  会议为期两天,泰州市市卫生局陈鼎荣等代表6家单位作了大会发言,另外还有10多个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书面交流及分组讨论。其中省中医院刘沈林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是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必由之路》,无锡市中医院王彬夫的《以基本现代化中医医院建设为载体,推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保持与发扬》,徐州市中医院张培影的《保持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医院快速协调发展》等专题发言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大家分别从医疗、科研、教育和管理等方面,交流讨论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的思路、做法和取得的成绩以及经验体会,并就如何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与会代表认为,这次会议,进一步提高大家对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认识,理清了今后工作思路及重点,对研究落实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关链接

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在省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药局局长 吴坤平
(2006年9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围绕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全省中医药事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进行交流研讨。昨天下午6个单位作了大会发言,另外还有10多个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书面交流。大家分别从医疗、科研、教育和管理等方面,交流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的思路、做法和取得的成绩以及经验体会,并就如何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次会议,对我们进一步提高对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认识,理清今后工作思路,研究落实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近年来我省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行业监督,为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江苏省发展中医条例》第三条明确指出:“发展中医事业应当继承、发扬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勇于创新,促进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现代化。”2003年 1月,《省政府批转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关于加快发展中医药意见的通知》中提出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努力用比较低廉的价格提供比较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中医院的发展要做到“改善办院条件和加强内涵建设并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和完善服务功能并举。”在《执业医师法》中,对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学以及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作了特别规定;在执业中医师资格考试中,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占80%。在省卫生厅等7部门制定的《江苏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2001—2010年)》中明确规定了中医药工作指标。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明确中医医疗机构作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并适度扩大中医药报销范围。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中,很多地方出台了提高应用中医药医疗费的报销比例等政策规定。

  在去年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中,特别强调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涉及相关指标共有52条;我省在对中医院综合目标考核和监督检查中,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办好县级中医院,建设好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大力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等等。

  (二)加强机构建设和专科发展,为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创造扎实的基础条件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医药服务规模、服务条件、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截至2005年底,全省有各级中医机构133个,中医床位17305张。全省中医机构职工人数为27227人,其中卫技人员21756人。全省共有执业中医药人员4046人。全省有全国示范中医院8所,三级中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14所。全省中医医疗机构年门急诊人次数为1682万,年入院病人为46.53万人,年门急诊人数和年入院病人数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39%和101%。全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固定资产总值达46.2亿元,是“九五”期末的3.4倍。

  全省以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为重要手段,努力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重点专科以提高临床疗效和专科学术水平为核心、以中医单病种质量管理为突破口,同时加快研制疗效显著的中药制剂,充分体现中医专科、专病、专药的优势,成效显著。8个全国重点中医专科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期评估,16个省级重点中医临床专科建设单位完成建设任务,新增125个市级重点专科。今年,全省又有15个重点中医临床专科、4个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专科通过评估验收。全省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专病群体初步形成,重点专科门诊量超过总门诊量的10%。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精神,全省97个试点县(市、区)有县级中医院64所,均被列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将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了报销补偿范围,将必要的中药和中成药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认真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大力开展社区中医药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开展了临床执业医师相关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使中医药更好地体现在六位一体服务中。徐州市云龙区成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三)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人力保障

  进一步优化中医药人才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注重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参加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25名老中医的33名继承人完成了师承学习,27名老中医和45名继承人参加的全国第三批师承工作即将进行出师考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旨在通过学习经典、名师指导及临床实践,切实提高入选人员应用中医防病治病的能力与疗效。我省16名中医人员被列入培养范围。各地采取鼓励师带徒、支持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加强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的继承工作,有的市出台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分别在全市范围内遴选确定了多名名老中医并配备了学术经验继承人。“十五”期间,在各市评选市级名中医的基础上,全省评出了116名省级名中医。

  着力强化农村中医队伍素质的提高。组织实施了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工作,去年对120多名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进行为期半年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对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实施了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项目。通过该项目实施,使在岗无学历的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及应用中西医两法的乡村医生接受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获得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报名资格,并通过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今年共计招生672名学员。同时,还启动了农村基层优秀中医成才规律与临床经验总结推广项目。

  (四) 加强科研管理和学术发展,为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增强发展动力

  重视中医药科研基础平台建设。省中医院、省中医药研究院通过国家中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研究中心(GCP)评审验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提出重点学科要以继承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为基础,以加速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结构和完善的学科体系,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中医药临床、教育和科研基地。重视中医药临床研究,加大对重大疾病防治方案研究力度。五年来,全省共承担部省级以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 171项,其中国家“十五”攻关课题3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0项。各市、各单位承担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303项、市级科研课题342项。48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93项成果获市级科技成果奖。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期建设正在进行中。全省建设了一批中草药种植基地,如东台的薄荷、滨海的首乌、盱眙的野马追、海门的玄胡索等等。进一步加大了对吴门医派、孟河医派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学术思想的研究,常州市研究再版《孟河四家医集》,编撰《孟河医派研究文集》。苏州市中医院作为吴门医派的传承地,成立了中医药博物馆。

  综上所述,我省中医药界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努力工作下,在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进一步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取得的这些成绩,看到这些有利条件,从而增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虽然我们在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成为热点问题,社会各界都普遍比较关注,就在我们行业内部,反应也十分强烈。由于受市场经济、政策引导、学术发展、管理体制以及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省在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大多数中医医院是上世纪80年代从中医诊所或乡镇卫生院翻牌发展而来,规模小、基础差、底子薄,加之政府长期投入不足,中医机构尤其是一些区县中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差,设备陈旧老化,人才外流和断层现象严重,医院综合实力不强。

  另外,在近一、二百年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下,西医学发展发生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历史原因,中医学却相对发展缓慢。尽管国家在中医药投入上给予了一定的倾斜,先后创办了中医院、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研究所,但在机构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医药专业技术队伍、科学研究、理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未能做到同步发展,导致中医药的发展滞后于整个医学的发展。

  (二)中医队伍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优秀中医人才不足,年轻中医专业思想不巩固。目前,在中青年中医队伍中刻苦研修经典医学古籍、钻研中医学术的人员不多。部分中医院校毕业生中医基本功不够扎实,对中医药诊治疾病信心不足。受大环境的影响,中医住院医师投入大量精力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在其从医初始阶段不能很好的开展中医医疗工作,培养和锻炼中医临床思维。农村和社区中医药人才匮乏、水平不高,普遍缺乏扎实中医理论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辨证论治水平不高。

  (三)中医药科研尚未建立起符合中医药自身规律和特点优势的方法体系和标准。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过分追求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和高新指标、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脱节、中药研究与中医理论研究脱节等现象。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出现了许多新病种和现代疑难病种,但是,中医学对这些病种防治能力较弱,理论与学术难有新突破。

  (四)有的中医院忽视中医特色科室的建设,消减了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一些临床科室减少,对可用中医药为主的病症,不采用或减少中医药的方法,中医药治疗手段的综合合理使用不够,特别是表现在住院治疗上,过多地使用西医的方法,使中医药治疗的特色和优势逐渐淡化。

  (五)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力量薄弱,人才匮乏,水平不高,辨证论治水平差,中医医疗市场萎缩。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的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和发展指导和监督跟不上。

  中药剂型落后、服用不便的现状也影响了特色优势的发挥。随着时代的发展,患者治病总是希望治疗方法越简单越好、见效越快越好、服药越少越好。而中药煎煮过程繁琐、服用量大、不便于携带保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造成上述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中医药行业的内部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弱化和文化认同差异,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够的社会原因。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多元文化的交织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碰撞日益显现,传统的中医药已置身于现代科技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中。由于中医药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普及,使中医药学得到社会的普遍理解与认同不够,对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理解不同,评价标准不同,社会部分人群对中医药接受程度减弱。二是中医药学术与队伍自身的适应能力不足,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够的内在原因。当前在中医药队伍中,部分人员忽视中医基础理论与诊疗技能的提高,功底不深,“本钱”不足,以致临证施治难以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简单模仿甚至机械套用现代医学的思路、方法、规范、标准等现象,同时在科研立项、评估和中医临床疗效评估等方面,尚未创建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规范和标准。三是公立中医医院运行中出现的市场化倾向,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够的直接原因。目前,政府举办的公立中医医院占95%以上,是中医医疗服务的主体,是显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主要窗口。但由于政府投入水平低,投入比值逐年下降,公立中医医院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靠业务收入来维持运行和发展,出现了市场化导向。同时,中医服务项目价格偏低,难以弥补成本,也直接导致许多中医医院选择发展高收入的现代医学技术项目而减少价廉的中医药特色项目。四是尚未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够的深层次原因。现有中医药立法多分散在相关的法律之中,基本按照相关法律的管理模式制定,不能完全体现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管理特点,中医药管理体制不健全,对发挥特色优势的管理指导不够有力。

  三、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要求

  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围绕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保持与发挥,连续发文征求各地意见。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要在新形势下,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开创新局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保持和发挥好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认识

  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首先应当明确中医药的特色是什么,中医药的优势有哪些。一个事物的特色、优势,是较之同类事物不仅有显著区别,而且有其自身特长。对于中医药的特色优势,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方面已经形成了初步共识。就特色而言,中医药不仅具有医学性质和自然科学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和哲学性质及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体现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体现东方文化的底蕴和思维。这是中医药作为一门科学所具有的总体特色。而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医学,在理论上有独特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防治观,其本质特征是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功能的角度、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把握生命的规律和疾病的演变;在实践中体现为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等。作为一门医学科学,从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的角度来看,中医药所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等,并且创新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特色和优势是动态变化,不断发展的。因此,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仅要保持固有的特色和优势,还要适应时代需求不断创造新的特色和优势,从而获得持续发展。

  保持特色,发挥优势,是中医药的生命与灵魂,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中医药发展不能保持自身的特色,就丢失了中医药的精髓,失去了自我,也就谈不上中医药,更谈不上是中医药的发展了。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丢失了特色,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中医药文化,失去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内涵,这将不仅仅是中国医学的损失,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损失,因此,我们肩负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历史责任,任重而道远。

  要充分认识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科学与文明的需要,也是中医药事业服务国计民生、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需要。

  (二)坚持中医院的办院方向,巩固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阵地

  50多年的中医院办院历史,基本上有两点可以形成共识:一是中医院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政府举办公立中医院的目的就是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必须始终把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医院的核心任务。二是中医院的建设发展,要坚持两手抓,既要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又要不断增强医院综合实力。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医院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多的诊疗服务,增强全面处理各种医疗复杂情况的能力,才能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提供更大的舞台和空间。因此,中医院在不断增强综合实力的基础上,要集中力量,在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工作中不断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重大疾病、疑难疾病的能力。省、市级中医院要建成综合服务功能强、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成为全省或本市中医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和临床教学、科研基地;县级中医院坚持“小综合、大专科”的发展思路,建成中医特色明显、综合服务功能较强的中医院,成为当地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和技术指导中心。

  各中医医院院长是本单位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第一责任人,要正确把握医院的发展方向,狠抓内涵建设,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和优势,针对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科室建设、人才培养及诊疗技术研究。在医疗管理、绩效考核、劳务分配和职称聘任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具有中医特色的医院文化建设。

  各大市中医院是各个地区的龙头医院,在保持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中,起着带头和示范作用,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以认真继承为基础,不断创新为动力,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不断提高中医医疗、科研、教育和管理水平,促进和带动地区内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完善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体系

  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发挥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缓解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和支付水平比较低的矛盾。积极探索和研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发挥中医药作用,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等相关政策。要继续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置社区中医药资源,将中医药服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完善社区卫生机构中医药设施配置和人员配备,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方案,开展全科医师(中医类)规范化培训和岗位培训,加强对社区中医药从业人员、技术服务的准入和中医药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服务质量。年内将启动并开展中医药特色先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继续开展农村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明年将按照全国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专病)标准,从全省的县级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评选出15个“全国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单位,进行为期三年的建设。实践证明,在中医药资源相对丰富的农村推广针灸、拔火罐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病手段看似简单,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将有助于减轻广大农民求医问药的经济负担,锻炼农村中医队伍,巩固县、乡、村三级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提高中医、中药在农村医疗领域中的地位。明年我局将加大农村适宜技术推广力度,针对农村40多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选择50项“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推广,培训一大批乡村医生。拟采取以下措施开展工作,一是为乡村医生配发《常见病中医适宜技术》光盘和手册,免费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二是以县中医院为依托全面开展培训,组织乡村医生分期分批接受中医药知识规范化培训。三是利用实习基地进行培训。将县中医院确定为农村中医药人员学习适宜技术实习基地,组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到县中医院实习培训,充分发挥各县中医院在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作用。

  (四)实施特色品牌战略,抓好专科专病建设

  具有特色优势的专科不仅是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载体,更是医院建设发展中的品牌,是建设名院的基础。培育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专科,也是医院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要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水平和突出中医特色优势为重点,选择好优势病种和重点病种,制定好专科战略发展规划,围绕专科的学术与技术主攻方向,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和设备配置,不断优化,坚持创新,不断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辨证论治水平和中医药治疗率,提高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应用水平,提高急、危、重症的处理能力,要在一定区域内拥有对本专科领域重大疾病、疑难疾病领先的诊断和治疗优势技术。专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背景,要探索在现代新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如,过去西医治疗冠心病主要以药物为主,现在则开展了动脉搭桥、放置血管支架等手段,我们就要探索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出来。 “十一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增加300个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我省在完成三批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的基础上,将启动全省中医示范专科建设。

  (五)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保证持续发展后劲

  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重点做好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根据不同年资分段实施,对高年资中医师,开展重温中医经典著作和研读名医医案活动,使中医知识更加渊博,辨证思维升华提高,达到培养名医名家的目标;对青年医师,要进一步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强化中医药特色内容的培训和考核,鼓励青年医师参加院内师带徒结对培养,加强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训练,熟练掌握中药功效主治和方剂组成配伍,重点是巩固专业思想、夯实中医功底。完成国家“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培养计划”和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优秀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年内将启动我省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培养工程,确定理论研修方案及教材和临床指导方案,在全省遴选40名中青年中医临床骨干,对其进行为期三年的学经典、上临床、跟名师的培养,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新一代名中医。加快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举办西医在职学习中医研究生课程班。切实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组织开展好乡村医生中医中专学历教育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培训项目,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现在各单位都很重视继续教育,但是在内容安排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根据中医的特点,有效地开展中医的继续教育,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还有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要根据中医药学科的特点和学员的现状调整培训内容,比如过去的老中医既熟悉中医理论又熟悉中药饮片,而现在的中青年中医医师多数都不认识中药饮片,对中药饮片没有感性认识,开出来的处方很容易出现配伍不太合理、剂量把握不准等现象,我们是否可以在住院医师轮训中适当增加药房实践,这些都可以去做一些探讨。

  (六)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提高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队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还要有创新机制和体制作保证。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要有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基础,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不满足现状的创新意识。中医药研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基础,重视宏观与微观、整体和局部相结合。提倡多学科协作研究,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要总结和探索中医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优势技术,制订中医、中西医临床诊疗规范;要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展开攻关研究,并加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新发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挖掘和创新中医药在疾病总体上或某些阶段和环节上的优势,不断创造新的中医药特色优势;要重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药学术流派研究,江苏人杰地灵,历史上名医辈出,留下了大量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挖掘。

  强化中医药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面向中医临床需要和中药生产实际,面向社会需求,研究解决影响行业发展的重大或关键技术问题。加强中药制药关键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大力引进关键技术,注重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使中药产品更好的满足中医临床的需要。要在中药“吃药难”这个实际问题上狠下功夫。现在通常讲“看病难、看病贵”,我认为我们中医是看名中医难、吃中药难。看名中医要排队,中药煎剂很难吃,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在现代社会的发挥。大家已经做了很多思考,比如制成个性化的中药制剂,如给高血脂、肿瘤等需要长期服用中药饮片的患者制成膏方、胶囊等便利剂型,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中药煎剂吃药难的问题。 

  同志们,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医药工作全局,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大胆实践,继承发展好中医药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 © 2013 江苏中医药信息网 苏ICP备2020049628号 技术支持:光芒科技  
Copyright @ 2013 www.jst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1101号